2006-2007年国内原油和成品油供应态势
  2006年,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石油供应增速放缓,进口快速增长。后期我国将有一些炼油设备投产,同时因国际油价下跌,成品油生产和进口利润会有所提高,这些因素将使2007年我国石油供应较快增长。

  2006年国内原油和成品油生产增速回落

  一、估计原油生产增速下降2.1个百分点。

  2006年国内原油产量继续增长,月原油产量屡创新高,其中7月原油产量达1573.6万吨的历史单月最高纪录。但受资源条件限制,全年国内原油生产增速放慢,特别是三季度的后两个月,受原油进口量较大而炼厂原油加工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影响,国内原油库存较高,原油生产增幅下降到较低的水平(见图表1)。其中,9月原油产量下降到1500万吨以下。2006年1-11月,国内共生产原油16842.4万吨,同比增长1.6%,增速比上半年下降0.5个百分点,比2005年下降2.3个百分点。估计全年原油产量1.84亿吨左右,比上年增长1.8%,增速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

  图表1:2004-2006年我国原油月度生产情况(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中海石油(国内)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以及冀东油田、长庆油田、中国石化集团西北石油管理局以及延长油矿等油田原油产量较快增长是2006年1-11月国内原油产量较快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东部大的老油田原油生产有所分化,胜利油田原油产量增速加快,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原油产量继续下降。1-11月胜利油田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49%,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原油产量同比分别下降3.26%、3.88%。

  二、原油加工量增速估计下降1.5个百点左右。

  2006年国内原油加工量继续增长,但增速下降。2006年中间几个月,在国内两次较大幅度上调成品油价格的情况下,原油加工企业利润有所好转,原油加工量逐月增加,屡创历史新高,到7月原油加工量达到了2555.4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见图表2)。由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而二季度后期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一直没有上调,油品生产利润低,三季度后期原油加工量环比下降,同比增幅进一步放慢。在国际油价下降,炼厂原油加工利润回升的情况下,10月、11月原油加工量再次两度破历史最高纪录,其中11月原油加工量突破2600万吨,达2610.0万吨,同比增速回升至6.4%。1-11月全国原油加工量27961.0万吨,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估计全年原油加工量3亿吨左右,比上年增长5%,增速比上年下降1.5个百点左右。

  图表2:2004-2006年我国月度原油加工量(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三、大部分油品产量增速下降。

  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政策等因素影响,2006年炼厂油品生产利润低,成品油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特别是第三季度,许多油品产量同比增速较低,一些油品产量同比甚至下降。其中,8月份,汽油、煤油、润滑油、燃料油、LPG等油品产量同比都有所下降,煤油产量同比降幅达16.8%,柴油产量同比也只增长1.4%;9月许多油品产量同比继续下降,有些油品产量同比虽有所增长,但增幅较小。随着国际油价下跌、炼厂加工利润上升,10、11月许多油品产量回升。(见图表3)

图表3:2006年1-11月全国原油及其加工产品产量表

   资源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6年我国石油进口较快增长出口下降

  一、原油进口较快增长出口大幅下降。

  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强劲增长,净进口量增幅更大。因为国内原油产量增幅小于原油加工量增幅,以及炼厂扩能、一些新建原油管道、油库投产需要补充库存,加上2005年末国内原油库存水平不高,在国内石油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下,原油进口量大幅增长。除7月受国内原油库存较高等因素影响进口量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10月因国际油价下跌原油进口受到影响外,其他月份原油进口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由于国家石油出口政策的改变,2006年原油出口受到影响,大部分月份同比较大幅度下降,三、四季度因国内原油生产企业库存较高部分月份出口有所回升。

  2006年,我国共进口原油14518万吨,同比增长14.5%,创历史新高;出口原油634万吨,同比下降21.4%;净进口原油13884万吨,同比增长17%。

  二、成品油进口量快速增长出口下降。

  因国内成品油价格没有上调,成品油生产企业积极性受到影响,特别是我国进口量较大的油品煤油和燃料油产量同比较大幅度下降,而需求因经济的快速增长等而增长,使成品油进口量快速增长。出口则受国内石油需求旺盛、国家出口配额限制和出口退税政策改变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

  1-11月国内原油加工和石油制品共进口4411.2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9.0%;出口1427.2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9.6%;净进口2984.0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0.2%。其中,汽煤柴油总进口量为582.7万吨,同比猛增75.4%;出口725.9万吨,下降20.3%。

  三、石油总进口量较快增长出口下降。

  1-11月我国石油总进口量(原油、原油加工和石油制品等全部石油产品之和,下同)17772.7万吨,同比增长16.2%;总出口量为1970.3万吨,同比下降12.6%;总的净进口量为15802.4万吨,同比增长21.2%。估计全年石油净进口量1715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左右。(见图表4)

  图表4:2006年1-11月和2005年1-11月主要油品进出口情况(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其中:原油加工和石油制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石脑油、润滑油、液体石腊、石油沥青、LPG、石油焦和非液体石蜡等全部石油产品。


  2007年我国石油供应将较快增长

  一、国内原油生产增速继续受限,成品油生产增速有所提高。

  受资源限制,国内原油产量增速仍不会太高,估计2007年全国国内原油产量达到18750万吨左右,增速在2%以内。成品油生产增速将有所提高,这是因为后期我国将有一些炼油设备投产,同时因国际油价下跌,成品油生产利润会有所提高。当然因其国内供需状况不同,各油品的产量增速将有一定的差别。预计2007年我国原油加工量达31800万吨左右。(见图表5)


图表5:2007年全国石油及其加工产品产量、进出口及表观消费量预测

  二、石油进口量继续较快增长

  国内石油产量远不能满足石油需求,需要大量进口。2007年,国内原油产量只能增长2%以下,而石油需求将增长6%左右,为满足国内石油需求,石油进口量必须扩大;并且,正如前述,还要补充新增的和亏欠的库存;加上国际油价下跌,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因此后期我国石油进口量将继续较快增长。石油出口将继续受配额限制和出口退税政策取消等因素影响而增长有限。预计2007年原油净进口量将达到1.6亿吨左右,石油总净进口量达1.97亿吨左右。各油品进出口情况受各油品国内供需状况和国内外价格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