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就地热再生工程中的一些体会(现场管理和技术篇) |
来源: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06-4-27
|
本次河南就地热再生工程选择在京珠高速河南许漯段(许昌—漯河)上行线K803+230~K801+002处。单幅车道(含超车道和部分行车道)全长为11020m,再生施工总面积为43019m2。工期从9月24日进场到10月24日撤场,历时一个月,扣除节假日、天气等因素,有效工作日期为14天。本文从现场管理和相关技术方面,谈一些零碎琐事。 1 现场设备的停放 再生设备是一组庞大的机组,三台设备全长约70m,再加上其他的压路机等辅助车辆,共计15辆左右。在准备施工时,这些车辆中如果有一辆没有一次性停放到位,就会影响所有车辆的停放。对于河南京珠高速紧急停靠带较窄的情况,设备一次性停放到位就更为重要。根据河南再生段的体会,设备按下列位置摆放较理想(见图1)。首先要求客车停放到位,其它车辆紧靠前侧停放,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错车”的可能,节省施工前的准备时间。相关的距离为:当天的起始线后面封闭区的长度为150m左右,主机料斗到起始线的距离约50m。
同样,对于每天施工结束后,设备的停放也应参照图1 的位置。首先,要求pre1#一次性停放到位,给后面的设备预留足够的距离约100m;其次,要求主机尽可能靠前靠边停放(因为主机要清理铣刨鼓和搅拌缸等,二次停放才能到位),其它辅助车辆依次停放。 2 起步时路面的加热问题 起始切线朝前50m左右的路段加热温度一直不太理想。以往的方法是,料车停放在起始切线后面(参见图1),二台加热机停放在当天的施工区域内,第一台加热机朝前将路面预热,第二台加热机停下来或者反复用最后的1~3个燃烧腔将切线处的路面加热。这种加热方式产生的后果是:靠近切线5m左右的路面烧烤过度,5m以外的路面温度又严重不够,铣刨时会出现“花白料”。这主要是因为在施工区域内的每个切面上,加热的次数和加热的时间都不一样所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三台设备按图1的方式停放,加热机的每个燃烧腔在通过切线时点火,缓慢朝前行进,即可保证施工区域内每一个切面上的加热温度基本一致,从而避免起步区域的过度烧烤和加热温度不均匀等问题。 注重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各环节的配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员工在路上的工作时间。这里谈一点,如何确保当料车一到现场就立刻摊铺的配合问题。首先,要准确估计料车到现场的时间;在此基础上,第一台加热机可以提前20分钟左右将路面预热,主机则要提前30~40分钟启动,一方面将熨平板加热,另一方面利用发动机的废气将搅拌缸加热,保证各工作部件的平稳启动。 4 卸料门控制油缸漏油的原因分析 主机搅拌缸上方新料添加口处料门控制油缸在正常使用时突然漏油。虽然我们采取了更换油缸的方法,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但是如果找不到引起泄漏的根本原因,这类故障今后还会再次发生。通过仔细分析,我们排除了操作不当的可能性。根据现场的使用情况,引起泄漏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20℃~100℃),封闭在油缸中的液压油发生膨胀,使得油缸的密封件承受极大的压力,密封件在长时间的高温高压下产生损坏。在高温环境下液压元件如何去操作,外方所提供的资料中并没有详细地说明。针对此类情况,我认为在操作上每隔30分钟左右将料斗门(油缸)开关一次,及时释放因油温变化而产生的膨胀压力,就可以有效的预防此类故障的发生。 5 主机搅拌缸的清理 主机拌缸以及传动链条是故障多发部位。在河南再生施工14天,传动链条以及搅拌缸的工作很稳定。这主要归结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① 每天的清理及时彻底,通过我们自制的清理工具可以较方便地清理拌缸中粘结的沥青混合料;② 传动链条添加黄油及时;③ 发动机废气给搅拌缸加热可以有效的预防启动时的“跳齿现象”。在以后的再生施工中,我们要及时清理相关部位,加强这方面的保养。 6 温度问题 温度是再生工艺能否成熟可行的一个标志性的指标。温度的高低不仅影响铣刨时路面材料的级配,更影响摊铺后路面的质量(如空隙率、水稳定性等)。如何保证摊铺时混合料的温度高于130℃,并且减少温度的波动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这次摊铺时混合料的温度较以往虽有提高,但是温度仍不够,且波动较大。我个人认为,影响温度的决定性因素是两台加热机的功率和三台设备的相互配合。在今后的施工中要多设计几种配合方法,在施工时进行比较总结。 7 快与慢、质量与效率的问题 快与慢、质量与效益并不是一一对应。快并不意味着质量就差,慢也不意味着质量就好。再生作为一种新的工艺,一直处在摸索阶段,从慢入手(如1m/min、2m/min、3m/min、4m/min),逐步寻找三台设备的最佳配合和设备上的各种参数的设定,找到一个最佳的行驶速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得效率最大化。 8 工艺、质检、试验问题 我们要继续加强再生工艺方面的研究,通过在实验室里模拟再生工况,确保再生后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质量隐患,确保再生工程质量,现场质检人员和工地实验室负有重要责任。就地热再生不象传统的新路面摊铺,其施工路况变化较大。在再生施工中原路面材料因使用年限、养护状况等因素变化较大,针对不同的路面材料要随时调整再生剂或沥青的添加量,有时根据原路面的结构形式,还要调整铣刨深度。在路况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去保证摊铺前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现场质检、工程技术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随时指导现场施工。当然这种检测和指导是经验性的,与其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试验员要根据原路面状况,以及摊铺后路面的情况取样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措施,避免在后面的施工中再次发生类似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