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首次试点道路冬季维修“热补”技术
    首府道路维修有望告别“冬眠期”。昨日,在零下16℃的寒风中,乌市市政市容部门工作人员在南湖路和友好路上试点道路冬季维修“热补”技术,此项技术在全疆也属首次应用。参与现场试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现场修补的平整度、密实度以及外观来看,此次试验的效果是比较成功的。

    乌市市政市容管理局局长乔泉说,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首府道路冬季维修难的问题,延长道路维修期,并可解决管线爆裂、道路破损严重等应急工程的冬季施工问题。明年春天,如果这项技术能够经得住首府冬季的“考验”,今后就将推广。 记者了解到,今日乌市还将在外环路四桥桥面上再次试验这项技术。据悉,往年冬季,乌市道路路面破损后,常常是用花砖进行临时性修补,或者干脆等到来年再修,给市民日常及春节等节假日出行造成了不便,同时也减少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并影响到了首府市容。    

    昨日,在乌市南湖路和友好路上,道路养护人员各选了一处面积为两平方米左右的破损路面进行试点。记者在友好路施工现场看到,一台名叫“修路王”的养护设备车后面有一个面积约4平方米的预热板,预热板分为4小块,通常是根据破损面积的大小来确定使用哪块,如果破损的面积大,可同时使用。预热板由养护车上的电脑控制,采用液化气作为热源,将预热板平放在破损的路面上,当地面的温度达到可以正常维修作业时,电脑就会发出提示音。此时,道路养护人员用铁锨轻轻一铲,破损路面沥青混凝土就被铲离了地面。随后,养护设备车打开沥青混凝土材料箱底部,将经过搅拌并且温度保持在180摄氏度左右的沥青混凝土倾倒在需要修补的地方。再经过夯实、碾轧后,路面就恢复了平整。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