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化行业发展面临四大基本矛盾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在2006中国石油石化经济形势高层论坛上指出,目前我国石化行业发展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短缺、能耗较高和环境保护四大基本矛盾。其中,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主要矛盾。
    提高国际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我国石化行业发展面临的首要矛盾。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化工行业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行业的竞争能力依然较弱,化工行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进口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工艺不多。李勇武认为,当前我国化工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落后15年到20年。
    其次是化工行业快速发展与基础资源短缺的矛盾。目前,我国石油进口已超过原油消耗总量的40%,未来几年,原油的对外依存度还将继续扩大。原油是化工的基础原料。原油资源短缺将成为我国化工行业实现快速发展的一大矛盾。这个矛盾在当前高油价背景下更为突出。去年下半年,我国化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就是由高油价下的资源短缺所致。今年1至2月,50户化工行业国有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307.5亿元,但同期实现利润6.7亿元,同比下降19.7%。
    另一大矛盾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与单位产值耗能之间的矛盾。我国化工行业单位产值能耗是日本的6倍,是美国的4.1倍。而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走“高消耗、低产出”的道路行不通。李勇武说,节能降耗的关键是企业结构的调整的产品结构的调整,节约能源要从结构调整入手。因为并不是我国石化行业的所有企业和所有产品都能耗高,实际上,在我国大约10万户的石化企业中,有的企业技术非常先进,有些产品能耗也较低,而有的企业技术则非常落后,产品能耗相当高。
    第四大矛盾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和化工企业自身治理能力不足的矛盾。石化行业是高污染行业,废水排放量在各行业中居第4位,废气排放居第5位。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对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的长远需要。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石化行业必须转变以追求速度和规模为主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