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油开发的全球选择 |
来源: 发布日期:2006-11-27
|
11月12日至15日,首届世界重油大会在京召开,对合作开发、利用重油资源进行了有益探讨。 ●因为油价的持续高企和自身资源量的巨大,重油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不能忽视的是,重油要成为继轻质油之后人类历史上重要的能源,还有诸多问题要面对 ●当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相遇时,激烈的竞争便不可避免。重油开发正经历着激烈的竞争,但是面对资金和技术两大全球性问题,人们开发重油理应更多地走向合作 缘起:全球能源安全观 或者到资源国大规模勘探开采,或者建立战略储备,或者出于利益发动战争……围绕着石油安全和能源安全,这些跨越经济、政治、军事界限的国家竞争行为愈演愈烈。 然而,在过去150年间,人类已经消耗了近45%的轻质油可采储量。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尤其是常规石油资源总是有限的,当某一天这些资源使用殆尽时,讲具体国家的能源安全只能是奢谈。 人类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尤其是在能源问题上,人们应该树立的是全球能源安全观——解决能源接续的重大问题,更合理地开发利用接续能源,有序沟通上游生产和下游市场,分享全球技术,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第五次石油危机,人类能否跨越? “现在已经是人类在历史上第五次担心没有石油可用了,最早的一次是在19世纪。”在首届世界重油大会上,世界著名能源研究机构——剑桥能源研究协会总裁、首席运营官鲍勃·洛克伍德这样说。 这一次,上帝留给人们的是因粘度高而开采难,因含杂质而炼制难的重油。 因为油价的持续高企和自身资源量的巨大,重油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资料显示,世界重油的地质储量占到剩余石油地质总储量的70%,约有1万亿吨,将成为本世纪中叶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加拿大是世界上重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探明油砂储量1740亿桶,按当前每天开采100万桶计算,可供开发500年。 人们可以为这些数字和一系列的预言欢欣鼓舞,但不能忽视的是,重油要成为继轻质油后人类历史上重要的能源,还有诸多问题要面对,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说:“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是重油开采利用面临的两大全球性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首届世界重油大会上,分别开设技术论坛和能源投资论坛分会的原因。 首先在开采技术上,几乎每种重油开采技术都有不可避免的天生缺陷。露天开采仅限于50至75米的产层;重油出砂冷采采收率只能达到5%至15%,且不适用于高黏沥青和具有强烈边底水的油藏;蒸汽吞吐采收率只能达到15%至25%;火烧油层由于过程复杂且不易控制,导致油田试验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被普遍关注的注溶剂开发虽然具有高采收率、低能耗的特点,但由于分子扩散比热扩散慢导致方案周期长,且溶剂有遗留在油藏中的危险,至今尚无油田试验。 重油的开采和炼制也要比常规石油花费更多的固定投资和后续投资。 很多年来,加拿大的油砂开采项目由于成本等原因,都停留在边缘行为的定位上,虽然目前这种想法已经大大改观,但是成本问题仍然困扰着加拿大。劳动力,尤其是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需求比任何传统油田需要的都多,此外还缺乏工程设计公司、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缺乏原材料、浓缩气,这些都直接导致加拿大油砂项目的成本压力增加。各种费用也直线上升,1999年油砂矿租赁权费用的平均投标价是每公顷130美元,第2年中期就升到了470美元。资本成本正不断上升,通常预算超支额度达到60%到100%,这使得加拿大油砂项目的经济性降低。 仅仅是资金的限制就将许多企业直接挡在重油领域之外,使重油只能成为少数大企业的涉足领域。而一些投资银行则因为重油投资面临的诸多风险,做好了随时减少投资的准备。 可以说,如果技术和资金两大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重油资源即使再丰富,也只能继续静静地埋藏在地下。 要合作,不要竞争? 当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相遇时,激烈的竞争便不可避免。回头看一看轻质油的发展历史就可见一斑。重油开发也正经历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但是面对资金和技术两大全球性问题,人们开发重油理应更多地走向合作。 云集了40多个国家600余名能源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的首届世界重油大会,对合作开发、利用重油资源进行了有益探讨。它发起的初衷和宗旨就是加强世界各重油生产国之间、重油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广泛合作;促进重油技术进步;共同推动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在这次会议上,合作开发和利用重油拥有了绝对强大的呼声。 鲍勃·洛克伍德说:“因为重油项目是资本密集型投资,它需要有综合战略,把上游生产和下游的消费市场结合起来。新的重油项目将会在国际贸易和合作中搭建起新的沟通桥梁。” 加拿大的油砂“代表着世界上最重要的重油储备”,它的开采利用模式是全球重油领域的一个缩影。 为了更好地降低成本和风险,在加拿大开展油砂项目的一些大型石油公司,如壳牌等已经开始共同安排、协调工厂升级、炼油厂维护等工作,这种合作可能会进一步扩展到其他开发项目中去;另外一些油砂公司与合作关系较好的承包商、供应商签署长期合同,并且在一些机械设备租赁方面获得了资助;为了满足不同炼油厂的需求,加拿大的石油厂商纷纷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长期合同来更好地稳定生产和供应。 这种合作对于克服加拿大产油商现在面临的困难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未来,国家间的、各公司间的、项目间的合作同样重要。剑桥能源研究协会预测,到2015年,加拿大75%的石油产量属于重油,这样的远景对于许多重油生产商而言,相互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至关重要。 不仅是加拿大,在今后25年时间里,全球重油产量将会增长1.5至3倍,达到每天300万桶至600万桶。全球重油产量的持续增加,正是要依赖于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各层次的战略型合作。 徐锭明说:“全球能源安全,关系各国的经济命脉和民生大计。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更是能源生产大国,为保障世界能源安全,中国将继续支持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和科技进步,在平等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下,加强同世界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合作,共同维护世界能源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