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海路和千山东路改造 成功采用冷再生新工艺 |
来源:中国交通网站 发布日期:2006-4-13
|
鞍山市新改造的鞍海路、千山东路这两条公路的改造中,市公路管理处采用一项冷再生新工艺,既节省了宝贵的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创造了可观的环境效益。 鞍海路是连接鞍山与海城的重要通道,千山东路是通往鞍山市最著名风景区千山、玉佛苑的必经之路。以前,公路改造必然产生庞大的工程垃圾,还需要耗费巨额的原材料,施工当中酿成的环境污染更是不可避免。今年初,鞍海路、千山路改造工程目标确立后,鞍山市公路管理处经分析论证,决定在施工中采用冷再生新工艺。 据市公路管理处养路科科长田文波介绍,修路当中最重要的是外运废料、内运原料两个环节。以鞍海路为例,按照传统工艺,该路实际宽度22米,路面改造期间,需要除掉40厘米厚的原路废料,这样,一公里范围内就需要清除废料20240吨,鞍海路利用冷再生技术改造长度为17公里,就需要清除344080吨废料。同样,内运路面原料,还需要与废料相同数量的原料,以每立方米砂砾50元计算,344080吨原料相当于15万立方米沙砾,共需要750万元。运出废料、运进原料途中的扬尘将是不可避免的问题。采取冷再生新工艺,原先路面的材料像"食物"一样被切碎翻拌,经过冷再生机"变魔术"般的回收利用处理,冷再生机的另一端一次完成路面摊铺,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成本,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运输途中的扬尘、废料排放问题全部解决,还避免了超限运输对沿途路面、桥梁的损坏。 鞍海路顺利通过了交通部国家级样板路检查验收,并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