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珠三角成品油管道全线成功贯通投油运行

  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传来喜讯:至2006年11月9日5:45时,珠三角成品油管道全线成功贯通输油,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

  珠三角成品油管道总投资30多亿元,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十五”重点工程项目,也是广东省重点工程。该项目于2003年11月17日、2004年7月20日分两期获准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6月18日开工建设,管道全长1150公里。管线西起湛江,东至惠州的大亚湾,途径广东省11个地市。管道采用单管密闭顺序输送工艺,输送0#柴油、90#汽油、93#汽油和97#汽油,设计输量为1200万吨/年。

  珠三角成品油管道投油运行,尤如龙潜南国,将给中石化相关企业及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气象。

  珠三角用上“自来油”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成品油消费量居全国之首,年消费量2000万吨左右,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消费量约占全省消费量的75%。虽然广东地处沿海,海洋运输发达,全省的油品主要靠海运,而海运又常受天气、码头、运力等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台风”,这些都限制了资源的流动方式,已成为成品油资源优化配置的瓶颈。近几年也曾出现因受“台风”影响,成品油不能按时运达,造成个别地方成品油市场供应不足而“闹油荒”的被动局面。

  珠三角成品油管道全面建成投用后,这种被动局面有望得到彻底解决。该管道具有集输点多、下载点多的显著特点,整个管网既可以连成一体进行系统运行,也可以针对区域性油品资源情况调整为若干个子系统运行,并可以实现正反输流程,大大提高了油品调运的灵活性。就象有的同志打比方说的:“管道输油全天候,更便捷、更安全,有如‘自来水’,需下载时就下载。”

  特别是珠三角管道将中石化的茂名石化、广石化、湛江东兴和海南等炼油厂连接在一起,确保了中石化这几个企业油品出路的畅通,既有利于中石化这些炼厂提高炼量,做大做强,也有利于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资源的流动。这对于有效缓解广东省成品油供应紧张的局面,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保障珠三角地区成品油市场供应,提高中石化销售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效益,迎接成品油市场开放后面临的挑战,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自来油”来之不易

  珠三角成品油管道所经区域以水网、城区、丘陵为主,管道工程地处世界第二大水系—珠江三角洲水系,河渠众多,鱼塘密布,水田、沼泽和鱼塘段管道总长约380公里,占总长度的33.6%。同时,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程度非常高,施工协调的难度极大,特别是有近150公里管道沿城区主要道路绿化带或辅道敷设,受交通拥挤和地下障碍物多等条件制约,协调和施工难度都非常大。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水网密布、河流纵横,需穿越高速公路、铁路次数达近百处。因此,珠三角项目全线定向钻穿越约300处,总长度约130公里,多数穿越地质情况复杂(有地质断裂带、岩石、回填建筑垃圾等不利于定向外钻穿越实施的地质情况),如鉴江、漠阳江、潭江、西江、北江、东江、珠江等定向钻穿越都遇到不同的难题。尤其是珠江穿越,由于珠江是广东省防洪的重点江河,是每年汛期的防御重点,地下溶洞多,岩石地质复杂,实施定向钻穿越就先后更换了三台钻机,历时8个月才完成定向钻穿越珠江的任务。为此,广东省政府还专门发了贺电。据了解,广东省政府专门为一项工程发贺电是不多的。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参战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于去年底顺利完成实体工程建设,今年11月份实现全线贯通投油运行。

  未雨绸缪打造平安“油龙”

  建设管道不容易,要确保其安全运行要求更高。珠三角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三方施工多,管道占压现象也较为严重。为把珠三角成品油管道建设成为平安管道,沿线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把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正在陆续颁发具有地方法规效力的管道安全保护通告等。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针对管道占压情况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输油气管道安全运行和输油气管道占压等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管道沿线的湛江、茂名、中山等地市政府就先后发布了《关于确保珠三角成品油管道安全输油的通告》、《关于确保成品油管道安全输油的通告》、《油气管道设施保护办法》等管道安全保护法规性文件。珠三角管道所属企业――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更是下足功夫,狠抓本质安全和内保工作,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加强管道的日常巡护工作。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违章占压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清理;第三方施工虽多且频,也都在很好的受控之内,为管道安全运行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