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机械企业扬帆海外 |
来源:今日五金 发布日期:2006-11-9
|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国家对工程机械行业宏观调控政策的加强。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出于规避国内行业风险和扩大利润的需要,纷纷扬帆出海,不断挖掘国际工程机械市场,分享国际市场大蛋糕,在国际工程机械市场舞台上尽情演绎着“中国风情”。
在这种形势下,出口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拉动行业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总金额增长了72.20%,出口增速高于行业销售收入增速37.88%。而且在过去的5年里,5年间全球市场销售规模扩张了16.72%,而中国市场销售规模扩张了236.96%,远超过全球市场平均水平。 一、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现状 (一)行业整体出口情况 目前,在国际工程机械舞台上,中国的工程机械产量仅次于美国、日本,位居全球第三位。在出口方面发展比较迅速,近两年来,我国工程机械的出口规模每年都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长,工程机械出口数量也数以亿计。 2005年,我国工程机械设备共出口8.8亿台,金额总计29.4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长58.8%。今年1-7月,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总金额达26.09亿美元,同比增长72.2%,而且工程机械出口增速远高于进口增速,成为工程机械净出口国。 而且,随着出口的增长,出口正逐渐成为带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2005年、2006年上半年的出口增速分别为58.76%、75.30%,分别高于同期的销售收入增速45.72%、43.19%。出口增速远超行业销售收入增速,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出口产品结构情况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出口仍以零部件中低端产品、毛胚产品为主要,整机产品出口占比较低。2005年,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的出口总金额为12.1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1.2%,主机产品出口总金额为17.2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8.8%。各主机产品中,比重最大的是电梯,占工程机械出口总金额比重13.4%,其次为挖掘机,占比6.3%,装载机、起重机和推土机的出口比重分别为4.41%、4.23%和2.24%。剔除电梯后,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和推土机的出口比重分别为7.23%、5.09%、4.89%和2.59%。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售后服务等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等原因造成的。但随着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研发力度的加强,以及配套服务的进一步完善,整机产品以及高端产品的出口比重正在逐步提高。 2005年,起重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挖掘机、平地机、摊铺机等7种主要整机在工程机械出口总金额中所占的比重约20.62%,比2004年提升了2.58%;2006年1-7月该比例进一步扩大到25.43%,较2005年全年提升了4.81%。 这7种主要整机品种各自的出口变动状况也不尽相同,以2006年1-7月出口状况为例:起重机、推土机、压路机、挖掘机、平地机的出口金额的增速都超过了出口量的增长速度,显示出价格较高的产品的出口比重有所提升。具体情况见表1。 表1:2006年1-7月我国主要整机产品出口情况 主要整机品种占工程机械出口总额比重的不断上涨显示出我国工程机械的出口结构正不断优化。主机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出口比重正进一步加大,可以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正在逐渐成长为国际工程机械市场舞台上一个勇敢的舞者,尽情释放着自已的成长的激情。 我国工程机械共出口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主要出口对象为亚洲国家以及北美、欧洲国家,2005年我国对亚洲、北美、欧洲出口工程机械金额分别占出口总金额的52%、16%和18%,其中出口占比最大的为美国、日本和韩国,分别占出口总金额的13.6%、12.9%和4.5%。 (一)欧美地区 这两个地区工程机械市场比较成熟,而且规模大,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来说,是两块比较重要的出口市场。但是这两个地区对工程机械的技术含量和机械性能的要求比较高,因此,目前我国对这两个地区的出口产品仍以零部件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主。在这两个地区的低端市场我们有很大优势,特别是我们的价格优上;在高端产品市场虽然有点难度,但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突破,特别是在小型挖掘机方面,而且在某些小型工程机械的高端市场。 (二)非洲地区 该地区对工程机械的需求增长比较快,具有很大的出口发展潜力,该地区大多数国家并不富裕,价格低廉的中国产品受到市场青睐,另外,该地区劳动力比较丰富,因此对大中型工程机械比较偏爱。而且,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该地区各国政府基础设施的援建投入。对该地区的出口也随之飞速增长,2005年,我国对该地区的出口增长速度达到83%,远超过对其他地区的出口增速。相信不久的将来,该地区会成为我国工程机械重要的出口市场。 (三)亚洲地区 在该地区,我国工程机械的出口潜力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比较符合他们的经济实力,中国生产的各主要整机产品在这些国家、地区都普遍受到欢迎;而且中国在中亚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大量承包项目,这是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这些国家的最大保障。在日本市场,虽然目前在我国的出口比例中占有一定份额。但从长远来看,由于日本本身也是比较大的出口国,因此在日本地区的出口潜力不会太大。 (四)中东地区 该地区工程项目多,对工程机械需求量大,而且,目前该地区正处于建筑业发展的高峰期,对相关机械的需求快速增长。加上该地区资金充足,与我国外贸关系比较好,是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的巨大市场。 三、我国主要工程机械出口企业分析 2006年1-8月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工程机械行业489家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459.63亿元,同比增长34.47%;利润总额39.33亿元,同比增长134.32%。在这些利润总额中,出口所获得的利润占有很大比重。下面我们对我国几家主要工程机械企业做一下简要分析。 徐工集团:2006年上半年徐工集团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徐工集团是国内工程机械最大的开发制造和出口企业;徐工位居中国500强企业第154位,中国机械500强企业第20位;徐工为中国驰名商标,为国内机械最具价值的品牌;徐工主导产品起重机械、轧路机、高空消防车等市场占有率均保持行业之首。 目前公司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不断树立徐工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形象。 另外,玉柴集团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119名,品牌价值46.82亿元,在动力品牌中排名第一,成为中国动力第一品牌。公司目前已与20多个国家的20多家公司建立代理关系,海外市场在不断扩大,出口业务持续增长。 中联重科:2006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3.36亿元,同比增长37.01%;实现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52.76%;综合毛利率25.38%,比2005年同期上涨了0.22%。 2006年上半年,公司出口销售收入为7148.57万元,占总营收比重为3.06%,尽管占比不高,但是出口额较2005年上半年明显增长,增幅达到196.11%;公司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各项产品出口势头良好,预计未来出口比重将进一步提升,对业绩的贡献力度继续加大;公司下属的外贸公司列入海关进出口企业“红名单”,这对公司未来的出口业务提供了便捷,预计到2010年外销比重将提升到40%。除了出口态势良好,公司还受利于土地的升值,大量土地储备有望为公司带来巨额投资收益,公司还受惠于高速铁路建设。 广西柳工:2006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7.37亿元,同比增长20.90%;实现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55.18%;综合毛利率19.07%,较2005年同期提高了2.96%。 2006年上半年,公司出口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2.75倍;近年来公司积极开拓和培育国际市场,倾力打造国际品牌,加强海外营销网络建设和确保售后服务,在重点市场如南亚、南非、中东和俄罗斯等地的销售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公司还是国内首家通过国际上最严格的欧洲“CE”标准测试的企业,符合欧洲和北美市场要求的产品也开始批量出口;出口产品的毛利水平高于内销水平,公司出口产品的毛利率约在25%左右,内销产品的毛利率约在18.5%,出口毛利率较内销高6.5%左右,预计未来出口占公司销售收入的比重将继续上涨,整体提升公司产品的毛利率水平。 另外,公司生产挖掘机所需的零配件需要大量依靠进口,超过50%的零配件需要海外采购。人民币持续升值,极大的降低了公司挖掘机生产成本。 三一重工:200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90亿元,同比增长172.17%;实现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53.16%;综合毛利率为35.95%,较2005年同期提升了0.2%。 2006年上半年公司出口2.28亿元,同比增长148.22%,增速超过内销业务82.05%;公司目前有70多个国际销售点,产品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并直接在国外投资设厂,公司的产品出口将进一步扩大。公司集团旋挖钻机资产有望在2006年内注入股份公司,预计2006年将为公司带来7000万元左右的利润贡献;公司还计划在2007年收购集团的挖掘机业务。 安徽合力:200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46亿元,同比增长54.62%;实现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69.57%;综合毛利率为25.78%,较2005年同期上涨0.16%。 公司的叉车产品出口势头强劲,2006年上半年,公司产品外销收入为3.31亿元,占总营收的26.58%,同比增长81.73%。出口产品的毛利水平高于内销水平,目前内销产品毛利率约25%左右。公司产品具较高品牌效应,出口形势长期看好,未来出口比重将继续提高。由于叉车的服务领域较广,宏观调控对其需求影响有限,国内外需求同步增长,公司长期发展前景看好。 常林股份:200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37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净利润2067万元,同比增长4.1倍;综合毛利率11.2%,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2%。 2006年上半年,公司出口收入1.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14.34%,出口增速达到130.26%,出口业务盈利能力较强,是2006年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主要原因之一;近年公司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在北美、非洲、中东、非洲、东南亚等第均有代理商,具备较完善的出口营销网络,公司拟增资发展高档结构件和小型多功能工程机械,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同内销相比,公司的出口形式更加喜人。 (一)技术壁垒认证关 为了保护本国市场,许多国家制定了许多严格的标准、法规,甚至用法律明确规定进口商品必须符合进口国标准,技术壁垒通常以各种认证、技术法规、协议和标准的形式存在,出口产品除了要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保认证等国际通行的认证体系外,要想进入欧美等成熟市场,在产品的环保、安全性能、产品质量等方面还要通过严格的认证,例如欧盟的CE认证,是目前国际市场上最严格的认证体系之一。对我国工程机械产品来说,能否通过进口国的有关认证标准是一大难关。 除了相关的认证外,我国产品同欧美和日本等国的产品相比,在质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和大修期寿命远小于国际水平。质量上的差异在使得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在进入高端、成熟市场时受到层层阻碍,同时在价格上也很难有亮丽的表现。面对这些问题,企业唯有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这样才能从根本攻克技术壁垒认证关。 (二)知识产权关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起步不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多,因此企业在产品出口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是否侵犯到进口国知识产权问题。以美国的“337条款”为例,如果某企业的出口产品被裁定为侵犯了进口国的知识产权,造成美国国际委员会发布普遍排除令,那么其他没有被单独被起诉的企业也将丧失在美国市场的准入资格。 要避免这个风险,我国企业需要加大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开发力度,重视科研力度,加强研发;同时出口企业要重视风险共担,出口时要做好自主知识产权的检索工作,以免影响到全行业的出口。目前我国有些企业如上市公司中的三一重工、柳工、中联重科、常林股份,安徽合力等都已经具有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这样才能为扩大出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遭遇进口国反倾销风险 低廉的价格是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竞争优势,但同时又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进口国对我国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开发研制高端产品,并维持出口产品的一定价格空间,是企业避免被进口国认定为低价倾销的主要方法。 (四)进口国政治局势动荡风险 中东、非洲是目前我国工程机械的重要出口地,而这些地区通常难以维持长期政局稳定,因此在向这些地区出口产品时面临着政治局势动荡风险。要规避这种风险的最有效方法,是进一步开拓欧美等成熟市场,这就要求我国的产品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 (五)汇率波动风险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不利于产品的出口,并且本币升值出口企业的汇兑损失加大,影响了出口品的盈利能力。不过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零配件进口数量大的企业降低成本,在上市公司中,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泵车底盘、液压系统等需要进口,人民币升值对其有利;常林股份的挖掘机产品部分零配件依靠进口,升值有利于提高挖掘机产品的盈利能力;柳工的挖掘机配件超过50%以上需要进口,人民币升值降低了生产成本。 五、出口趋势预测 目前,国际工程机械市场上以销售小型挖掘机、滑移转向装载机、履带式挖掘机、伸缩臂式越野叉车以及挖掘装载机为主,分别占国际工程机械市场的23%、17%、17%、10%和9%左右的份额。而中国的主导销售机型与国际市场有明显区别,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以轮式装载机、履带式挖掘机、小型挖掘机以及履带式推土机为主。这种差异的存在为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出口带来了机会。因此,可以推测我国在轮式装载机、小型挖掘机、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式挖掘机等方面的出口前景比较广阔。 在轮式装载机方面。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轮式装载机产销国,2005年国际工程机械市场上共销售轮式装载机14万多台,其中,中国就销售了9.5万台,中国轮式装载机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上具备绝对优势。2005年中国出口轮式装载机总量约3000台,仅占总销量的2.75%,大多产品本土消化,但是面对逐渐饱和的本土市场,大力拓展国际市场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且其低廉的价格是在国际市场上同竞争对手抗衡的重要筹码。 在小型工程机械方面。目前国际工程机械市场的热门机种呈现出“由大转小、由重转轻”的现象,小型工程机械抬头趋势明显。这些小型工程机械包括小型挖掘机、挖掘装载机、滑移转向装载机、伸缩臂式越野叉车、伸缩臂装载机等。这些设备在小型工程建设、市政维护工程以及农村市场均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对现在日渐拥挤城市来说,小型挖掘机能较大、中型机械更便捷、更有效的发挥功用,同时还具备“环保、节能”等优点。 目前国际市场上对小型工程机械的需求量占绝对多数的还是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他一些经济较不发达的国家对小型工程机械的需求量尽管不大,但是随着这些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市政建设的发展,对小型工程机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潜在的市场也就越大。 我国在小型工程机械出口方面虽然不是太强势。但是鉴于目前小型工程机械市场的强劲需求,国内企业纷纷“杀入”该领域,逐渐夺回本土市场,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满足于国内市场份额的拓展,开始尝试出口产品,不少企业已在国际上确立地位、站稳脚跟,预计未来中国小型挖掘机产品的出口量将逐渐增加。 总而言之,我国在轮式装载机、小型挖掘机、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式挖掘机等方面的出口前景比较广阔;在出口市场方面,非洲地区大中型工程机械潜力比较大;欧美地区高端产品出口有上升空间;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是出口的重点市场;中东地区工程项目多,对工程机械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