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防水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我国防水行业面临重新洗牌,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已经清晰地摆在面前的客观现实。大家可以看看,平日见到的“熟面孔”大多是大中型防水企业老总,叫苦不迭的是他们,怨天尤人的是他们,甚至造假的也偶有他们的身影。大中型企业的日子都没法过,这个行业不重新洗牌还有什么出路呢?
  
  多年来,我国防水行业致力于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高新应用技术,逐渐摆脱了几十年一贯制的纸胎油毡,代之而起的是具有当代水平的SBS、APP改性沥青卷材及多种高分子材料。这不仅仅极大丰富了建筑市场上防水材料的品种、花色,在产品质量上也是极大的跃升。更重要的是,当代防水材料所具有的科技含量,提升了行业的门槛,一批甚至是一大批落后工艺的企业被市场无情淘汰。据统计,2005年,我国新型防水材料已占总量的54%,而纸胎油毡占不到10%。我国防水材料行业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这期间,一大批企业脱颖而出,形成行业的中坚力量,代表着行业的总体水平,并引导着行业的发展。
  
  然而,随着建筑业发展的拉动,建筑防水行业既面临着发展的良机,也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不一般齐。在竞争中,有些企业不按常规出牌,一时间,泥沙俱下,各显神通。防水协会理事长陈健先生说过一句话:现在的防水行业是正规企业走独木桥,不正规企业则在大路上奔跑。这句话很精辟,形象地刻画了当前我国防水行业的现状。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沥青涨价现象看出防水行业现状。据权威统计,2005年上半年以前,卷材生产的重要原材料——沥青,全国均价在2000元/吨以下,从2005年7月起至今,沥青价格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截至今年5月26日,沥青均价以华南地区为最低,每吨3573元;以北方地区为最高,每吨4136元。与2005年上半年之前比,已经翻了一番多。反过来,企业的产品售价平均提升不足10%。即使这个10%还有很大水分。记者与许多防水企业老总聊过,他们认为,产品不提价,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响;可实际上却不敢提价。原有的价格都难有竞争力,再涨价只能丢失市场。这种进不得、退不起的窘状已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当然,也有受益者。那些不按常规出牌的企业,正好制假、售假,利用原材料涨价的机会与正规企业打起“消耗战”。他们有可能丢失一些利润,但利用正规企业产品提价之机,拿到的是日益扩大的市场份额。
  
  此种不正常的现象,令业内人士深恶痛绝。然而,多数人对此束手无策。同时,建筑防水行业隐藏的弊端也开始显现: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单兵作战且自杀性竞争此起彼伏;建筑设计规范与产品生产现状脱节,企业把生存必然置于产品质量之上……
  
  现状让我们看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经历十余年的辉煌后,我国防水行业不得不面临再一次的洗牌。这是一件好事,尽管这里面的工作很多、过程未必流畅。但只要我们的防水企业敢于自己否定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这样,我国的建筑防水行业才会有新的改观,企业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