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国际知名企业 |
来源:中国工业报 发布日期:2006-11-1
|
9月11日,国内多家媒体刊发的一条消息震动了工程机械行业:徐工集团徐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工程机械建设基地正式奠基。 这个总投资4.2亿元、年产5000台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的投资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徐工科技“走出徐州、走出中国”的可持续竞争力的国际化战略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依托徐工集团强大的品牌和整体优势,以铲运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拌和机械为四大产品线,徐工科技股份公司一直作为生力军和龙头企业引领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装载机获国家名牌产品称号,压路机、摊铺机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首位,是受到施工单位和工程机械用户广泛关注的首选品牌。 徐工科技纵横驰骋国内市场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也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2005年产品出口至美国、瑞典、澳大利亚、南非等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额超4亿元,今年1~8月实现出口销售收入3.16亿元,同比增幅达到了70%,表明徐工科技产品在国际工程机械市场上已经确立了显著的优势地位。 剖析徐工科技的成功之路,可以说是三大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技术创新体系--致力于为顾客提供更多选择 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金山桥经济开发区的徐工科技研究院是徐工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核心,是国内一流的工程机械研究机构。围绕顾客需求、适应市场需要而设计的一台台工程机械产品就是在这里创意、研发并走向市场。 遵循“改造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开发思想,围绕“技术领先”和“产品差异化”两大技术发展战略,徐工科技加速新产品开发,推出了一代又一代引领市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先后开发了G系列装载机、XS/XD系列振动压路机、RP系列智能化沥青摊铺机、AT系列沥青转运车以及LQC系列沥青拌和设备等新产品30多个;在液压系统匹配、液压系统控动技术、计算机集成控制、CAN总线技术、结构件设计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批专有技术。特别是通过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机器人化工程机械现代集成制造应用工程”,研制出新一代铲运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拌和机械,促进了国产工程机械的技术升级换代,攻克了一大批制约产品研发的关键技术难题,极大地增强了国产工程机械的市场竞争力。 不断加大研究与开发(R&D)的投入力度,加速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加大重点试验室的建设,继引进德国申克公司技术及设备、建成居于行业领先水平的结构振动及疲劳试验台及组建了江苏省工程机械及零部件检测站后,徐工科技已拥有了先进、完善的整机性能及结构特性测试手段。为适应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代表的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推广,电气实验室和液压试验室正加速建设中。 通过徐工博士后工作站与清华大学等名牌院校联合培养博士后,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提升了产品性能。同时,通过与知名高校共同承担国家重大装备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加速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几年来徐工科技研究院共获得专利9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0余项。 目前徐工科技研究院424名专职科研人员中,有博士、硕士3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的80多人,一大批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秉承“专业、操守、成就”的职业信条,支撑起了徐工科技技术创新的一片蓝天,形成了一支以博士、硕士为学科带头人的、专业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队伍。 |